您的位置 >>首页 >> 校本研修>>学习科学>> 正文

追求品位,创建品牌,奋力建设理想学校

发表日期:2015/9/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罗斌 有1037位读者读过

追求品位,创建品牌,奋力建设理想学校

——百家湖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树立“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坚持“幸福每一个”的办学目标,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学校各项制度改革。以“争办理想教育、争做品位教师、争创理想学校”为工作重点,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凝神聚力,砥砺前行,奋力建设理想学校。

工作重点

本学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可以说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同时,学校办学已经历十六个年头,也到了我们认真整理归纳总结的时候了,回望学校的办学历史、成绩和荣誉,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校、教育、教师、学生等做出深度思考,以便进一步明确目标,凝神聚力,向着理想的学校奋力前行。

一、理想教育是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话语精短,充满感情;字里行间,满怀期待。这既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以为“更好的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

何为“理想的教育?岁月荏苒,追问从未间断;古今中外,探索从未止步。“理想的教育,在苏格拉底的心中就是“点燃火焰,在柏拉图的眼里就是“心灵的转向,在亚里士多德话语间就是“人性的改良,儒家将其定位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理想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

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卢梭强调“教育即自然成长”“除了成长,别无目的”,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首先,构建荡漾着自由”之波的一方池塘”。自由是教育的必然目标之一”,环境宽松才有精神自由,精神自由才有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进而促进其自然成长”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其次,构建涌动着创新”之泉的一方池塘”。创新之泉离不开创新思维之水。钱学森把创新看成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双翼,而想象力则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列宁强调成功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力”,这是因为想象力是创新的激振器和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实验。再次,构建游弋着快乐”之鱼的一方池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过程中,人的精神快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智力活动的快乐,而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神圣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理想的教育”一定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通过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营造出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的良好氛围。

2.理想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

一是点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火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有机综合统一,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伫立着一尊美国民族英雄、该校校友内森·黑尔的雕像,底座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师生言行的价值标准,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二是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关键在于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创新。三是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认识和掌握真理,既离不开知识,更离不开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

3.“理想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早就呼吁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引领学生“自由发展。因此,“理想的教育应自觉以“外在的自由来保证学生成长的“内在自由,注重引导不左右,注重影响不支配,注重感染不教训,注重解放不控制,促进学生“自由成长理想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

二、品位教师是家长的期待和学生的需求

品位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都正面而且高尚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很有品位。因此,品位是形象的展示,品位是内在气质的呈现, 品位是人生价值的体验,品位是道德修养的内涵,品位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品位是人生阅历的经典.品位既是儒雅的又是崇高的。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想成为品位教师。

1.品位教师应当是“四有之师”

2014年9月9,习近平到北师大看望师生并发表讲话。他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2.品位教师应当是“品格之师”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谚云:“若失品格,一切皆失。”教师是育人的伟大事业,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千秋万代,关乎国运兴衰。教师若无崇高的品格,就有可能导致家庭、民族和国家失去美好的未来。

教师品格如何炼成呢?

一是要看到美好。教育是培英育才、塑造灵魂的美好事业,美好的事业要用美好的色彩、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去描绘。胸中如日月,头脑才清醒,胸怀才豁达,性情才爽朗,才能以愉悦的情绪、健康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向上的精神、美好的情怀去引领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时代的美,从而生发积极向上的情怀,追求美好理想,为美好未来和美好人生而努力奋斗。

二是要充满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教育,面对的是学生,面对的是未来。“教师只有将学生视为可塑造、可成栋梁、可迈向卓越之人,才会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耐心细致地去雕琢他,塑造他,也才会由此产生无私奉献精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教师有了信心,便能化解一切,战胜一切。中学生正在走向成熟、走向成长,在困难面前、挫折面前,出现灰心,出现停滞,出现退步,甚至出现反复,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教师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春风化雨的功力,能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有心人,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鼓舞他们,从而给予他们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智慧。

3.品位教师应当是“价值之师”

教师的价值如何考核和评价,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管理难题,实际操作也比较困难。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服务功能,围绕教育服务,我们很容易找到教师评价五个关键的维度:家长—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学生—教育服务的享受者;同行—教育服务的协作者;领导—教育服务的管理者;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者。从这五个维度评价教师无疑是适应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科学评价制度。

(1)家长满意。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没有家长的满意和认可,教师的价值无从体现。(2)学生喜欢。要评价教师,直接受教育的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3)同行佩服。作为文化素质高、独立性和批判性较强的教师群体,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工作中希望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在业务上渴望完成文化素养和管理素养的升华;心理上渴望被人认同赏识。同行的鼓励评价会让教师感到是对自身的尊重、爱护,久而久之,本人不仅会产生一种奋斗的心理,而且会形成尊重和爱护别人的良好心态。(4)领导称心。领导参与教师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整合,激励教师拓展自身的潜能,在自我的不断超越中推动、实现学校的发展。(5)自我认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最知情者,在评价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具有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这种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可以督促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审视、多调整、多积累,把自己工作中的创新点和不足及时总结、记录,并进行交流,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理想学校是育人的高地和成才的摇篮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一块净土,一所好学校,就会为社会输送一大批有用之才,就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无限的潜力。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全体师生诞生希望、成就梦想的地方,是育人的高地和成才的摇篮。

1.理想学校要有理想的课程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理想的课程是我们的追求。实现课程理想化,就是要提供丰富课程让学生选择,提供多彩活动让学生参与,提供高效课堂让学生浸润。

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从校情出发,以适合学生的有效方式实现课程标准,追求最佳教育效果,我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已实施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已初具成效。但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课堂模式是什么?导学案的编制达到精细化了吗?导学案的使用达到常态化了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用了没有?效果如何?学生及小组评价功能发挥了吗?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破解并用我们的行动来做出回答。

二是校本课程多样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目前,我校校本课程仍处在活动课程阶段,主要有“兴趣特长类”、“主题节日类”和五种校本教材,尚没有形成系统,多数是以活动化代替了课程。我在想,如果将我们的二十几个社团,十大活动月课程,七大节日课程设计成校本课程,加上我们现有的五种校本课程,那么近五十门的校本课程就将形成,这将给学生们多大的选择空间啊。

三是班本课程的研发。班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班级为单位,师生以及家长等共同开发的富有班级特色课程。班本课程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比较高端的内容。班本课程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基于自己的班,发生于自己的班,服务于自己的班。班本课程是与班集体共生互融的课程,脱离了自己的班集体,不经改造与创新,它就难于生存与发展。所以,充分考虑本班师生、家长和智库(学校领导、科任教师、辅导员……)的交叉影响,是班本课程的基础。

2.理想学校要有理想的课堂

 《学记》有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此乃理想课堂的不二标准。教导孩子但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给孩子规范但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启发孩子思考而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

理想课堂应该是自主课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人完全是在自我教育中进步的。”只有把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来,学生才会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为此,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权利,让他们去选择;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支配;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理想课堂应该是互助课堂。“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与宁静。”这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描述的一种教育理想。实施“互助学习”,落实合作学习方式,是一条很好的路径。互助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

理想课堂应该是快乐课堂。快乐的课堂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也能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快乐课堂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同时要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3.理想学校要有“和而不同”的学生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真正的朋友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统一不了思想也不会伤了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谁的意见更为正确;因此,真正的君子之交并不寻求时时处处保持一致;相反,容忍对方有其独立的见解,并不去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才算得上赤诚相见、肝胆相照。由此可见,“和而不同”的学生是指具有包容之心、和谐友善的学生,是见贤思齐、有高尚人格的学生。

办理想教育是每个教育人的终极期盼,做品位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最高追求,建设理想学校是我们的长远目标和不竭动力。让我们团结一致,携手并肩,向着目标再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