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本研修>> 正文

【全员培训】同舟共济,众人划桨,朝着理想学校继续前进

发表日期:2017/6/30 9:22:16 出处: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作者:罗斌 有1008位读者读过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培育目标,树立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思想,坚持幸福每一个的核心理念,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学校各项制度改革,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同舟共济,众人划桨,朝着理想学校继续前进。

学校办学已经历十八个年头,回望学校的办学历史、成绩和荣誉,我们有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还应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校、教育、教师、学生等做出深度思考,我们离理想的学校还有多少距离?理想的学校应当具有一流教育质量、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育设施、鲜明的办学特点、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谐优美的环境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要达成这些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理想的学校需要理想的德育

在当今教育的背景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由此可见,德育是责任,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好比种树,德是根,才能是花和果,没有根的滋养,不可能有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1.何为德育?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德育为何?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的、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德育应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与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3.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理想的德育应当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理想的德育应该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二、理想的学校需要理想的教学

1.构建理想课堂

教学改革在当下正如火如荼,从讲练结合到精讲多练,从多媒体课件制作到各种导学案编制,从教学结构调整到模式构建,围绕教学的改革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教学参与者中,学生无疑是核心,是主体,更是最大的变量。

理想的课堂是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课堂,其课堂的指向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学习兴趣和自我约束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师应成为学习者的指导者和朋友,而不是发号施令的奖惩官;学生应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是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的求知者。

那么,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创建积极理想的课堂环境呢?

一是努力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语言编排学习内容;用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提供信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设法把课程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二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研究表明,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即便他们实际上能够学好,也可能会失败甚至放弃掌握课业的努力。学生缺乏信心,常常会以不当的课堂行为或沉默的方式体现,以展示他们的失望、害怕、无聊或愤怒。

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认真及时检查、监督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建设性富有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注重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放在学习的结果。三是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是学生专心致志投入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有尽责、热心、和蔼可亲的教师,所讲课程又是学术性和社会性相均衡的,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因此,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要让学生看到你在关心每一个人。经常采用一些非传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彼此,并且也了解教师的另一面。要大胆赋予学生某些职责,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学校,会逐步认识到学校不仅仅是智力培训的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在学校也可以练就团队合作和个体独立的能力等。四是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职责的能力。学生都渴望责任感、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参与、选择课堂活动的权利,以及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利。在多个领域,如内容、教学程序、评价、纪律等方面,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能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培育理想学生

理想的学生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理想的学生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理想的学生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理想的学生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理想的学生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学生;理想的学生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的学习效率的学生。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要培育理想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尊重老师的习惯。尊重老师,才会愿意跟老师学习,适应老师的教育方式,尊重老师才能跟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一个跟老师关系恶劣、不尊重老师的孩子,很难想象他的成绩会很好。二是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三是专心上课的习惯。课堂学习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四是善于提问的习惯。我们要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孩子,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五是仔细审题的习惯。学生容易看错题目,这绝不仅仅是马虎的问题。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孩子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六是跟同学交流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七是独立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做法,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孩子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八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本。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研究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3.成就理想教师

理想的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理想教师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我们的动力源泉。一是激情不老。这应该是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教师的激情能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当一名好老师,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二是读书一生。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这些只能靠不断读书学习获得。老师和学生一样,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三年是宁静致远。一个好教师不是靠培训造就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老师的确很苦很累,各类名目繁多的学历进修、培训、活动,使得自己的空间所剩无几。这种过重的外在负担会导致肤浅后遗症。与其忙忙碌碌,疲于应付,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到一份属于自己宁静的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四是以写促思。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己对话,你会获益良多;五是慎独养身。面对荣誉,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别人的毁誉,而要自信自省,打击你的力量就是前进的力量。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竭尽全力,就是胜利。可以说,慎独是最好的善待自己;六是伸展个性。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为师的座右铭;七是爱在细节。对待学生,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尤其对所谓的困难生,要学会做雪中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痛苦中及时送去安慰的人;八是海纳百川。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九是合作同进。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的一年,让我们同舟共济,众人划桨,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朝着理想学校奋勇前进。

IMG_20170215_154250.jpg

 校本研修签到.jpg

同舟共济,众人划桨,朝着理想学校继续前进201706.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