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告慰逝者、抚慰生者
发表日期:2018/5/14 14:24:20 出处: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作者:黄俊 有2138位读者读过
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告慰逝者、抚慰生者
付 乐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过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告慰逝者、抚慰生者。
2008年5月12日,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今年的5月12,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祭,我们不得不触碰那场不忍追忆的国殇。伤痛慢慢平复,记忆深入骨髓。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
十年,太长,足以让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长大成人;十年,太短,地震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我们学会了坚持、感恩、乐观、梦想、勇气、力量、希望、奉献……作为老师,我想告诉我的学生:
学会坚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抱定坚持的态度,遇到困难时坚持、被别人质疑时坚持……学会坚持,生命就会因此而闪光。
学会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要对父母感恩;在学校接受了老师的教育之恩,要对老师感恩;进入社会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帮助、关怀之恩,要记得感恩……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常把“谢”字挂在口边,才能让生命更加丰满。
学会乐观——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不开心的事情,而乐观便是一剂良药。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下次就会考得更好”;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应该宽容大方”……有了乐观的心态,心灵便更加富有。
树立梦想——对同学们来说,“梦想”这个词或许还有些遥远,但至少要树立一个目标——一个能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梦想,将来的路就会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重,而这个过程便是我们一起成长的过程。
充满勇气——学会勇敢、充满勇气,不妨从小事开始。摔倒了,勇敢地站起来;考试、比赛成绩不理想时,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气,便是面对未知风景时的底气。
汲取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从父母和老师们的身上汲取更多的正能量。
保持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地放弃希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够克服困难”而放弃了希望。
学会奉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给予比得到更加快乐”。在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学会奉献,也许就会让处在黑暗中的人看到一丝光明。
(补充通知)疏散过程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书包或文件夹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弯腰低头行走。
4.如果正在上课,地震来了,同学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赶快躲在自己的课桌旁边,第一次震感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保护好头部的同时撤离教室;
5.如果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可原地不动,蹲下或趴下,双手护着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
本周三上午大课间,百家湖中学七八年级师生,将开展一次地震疏散演练,逃生路线依照原定路线(班级门口有粘贴),其中七1、4、7、10班,八3、6、9班,从东侧楼梯口下(经过东侧大厅),到喷泉广场集中,随后由负责教学楼东侧大厅出口的王维健老师带领全体学生有序从教学楼与食堂过道,到校园操场集中;到时所有班级在现跑操场地成四路纵队坐在草坪上;教学楼西南出口由卢国进老师负责;演练计时由张光清老师负责,具体方案将发在校园网站且通过短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