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发表日期:2025/3/31 14:31:04 出处: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百家湖校区 作者:万婷玉 有53位读者读过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八周升旗仪式
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江宁开发区学校百家湖校区举行了第八周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班级是八(18)班,担任升旗手的是李雅同学和魏鹏睿同学,领唱国歌的是八(18)班戴品睿,由江宁开发区学校百家湖校区德育处主任朱旻昊老师为李雅同学和魏鹏睿同学佩戴“光荣的升旗手”绶带。
八(18)班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班级。在这里,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学业上,同学们追求卓越;再文艺上,同学们才华横溢。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展现独特魅力。同学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欢笑和泪水中雕琢秦春的模样,书写无悔的华章。这就是八(18)班,一个独一无二,充满特色的班级! 来自八(18)班的李雅,是班上的大组长。她性格开朗,如春日暖阳,总以真诚待人。她兴趣爱好广泛,热爱阅读,常执一卷书静坐窗边,让文字在这思绪穿越时空;她相信“世界一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在班上总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来自八(18)班的魏鹏睿,在班中担任生物课代表一职。学习上,他勤奋刻苦,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正视自生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完善自我。做事上,他认真负责,竭尽全力得做好每一件小事。他坚信“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他会不断努力拼搏,敢于挑战,成为更好的自己。
出旗音乐响起,国旗班同学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行进,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由八(18)班戴品睿领唱国歌,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全体师生面向国旗,庄严行礼。在校歌声和班歌声中,百家湖校区校旗和八(18)班班旗也依次冉冉升起。
下面请欣赏八(18)班洪家逸,张皓轩同学带来诗朗诵《飞扬的青春》。
下面有请江宁开发区学校百家湖校区八(23)班王梦媛同学作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追忆那些用生命照亮共和国前路的英雄。
在清明细雨润泽万物的时节,我们不仅要祭奠血脉相连的亲人,更要向那些与我们没有血缘却缔造了我们共同家园的革命先烈,献上最深切的缅怀。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我看见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铡刀时坚毅的目光,她以未及绽放的青春诠释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听见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震天的呐喊,十三根冰凉的铁链上跳动着滚烫的赤子之心;触摸到上甘岭阵地上被炮火烤焦的泥土,那里深埋着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口的温度。正是这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甚至更年轻的先驱,用单薄的身躯筑起了民族脊梁。
在重庆歌乐山下的渣滓洞,我见过一件特殊的展品——用旧棉絮搓成的"五星红旗"。当江竹筠和战友们在牢狱中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们凭着想象在黑暗中绣出心中的旗帜。这面永远无法升起的红旗告诉我们:信仰的光芒,能够穿透最厚重的黑暗。今天的我们站在真实的国旗下,更应读懂那经纬交织中的殷殷期盼。
传承红色基因,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当我们在教室解不开数学题想要放弃时,想想长征路上嚼草根皮带依然前行的红军;当我们抱怨父母准备的早餐不够丰盛时,看看杨靖宇将军胃里仅存的枯草棉絮;当我们在升旗仪式中嬉笑打闹时,请记住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每一道刻痕。红色基因就流淌在我们认真书写的每一笔、向摔倒同学伸出的每一双手、面对困难时咬紧的每一个牙关之中。
这个清明,让我们做三件小事:在烈士墓前献一束自己制作的纸花,让指尖的温度穿越时空;把《七律·长征》工整地抄录在笔记本扉页,让豪迈的诗句激荡心胸;向祖辈询问一个革命故事,让记忆的火种代代相传。当我们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郑重写入作文时,要记得这不仅是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更应成为流淌在血液中的精神基因。
同学们,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可爱的中国",而我们要用奋斗让她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必将守护这鲜血染红的旗帜,让红色基因在我们的拼搏中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最后,由江宁开发区学校百家湖校区戎海燕副书记为荣获红十字手抄报和营养小达人手抄报比赛名次的学生奖状。
至此,本周升旗仪式结束,各位同学有序退场。
撰稿:万婷玉
编辑:朱旻昊
审核:赵有明